打造“全國有名、全省知名的生命活水醫院
|
開展箱庭療法 福澤祖國花朵兒童康復中心康復治療項目介紹之一 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在生命活水醫療集團康復醫院的兒童康復中心,張慧珍醫生親自開展了箱庭療法。那段時間以來一直有一個患有孤獨癥傾向小朋友在堅持做一周一次的箱庭療法,在言語治療、感覺統合治療、箱庭療法等綜合康復干預下,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目前該兒童言語及社交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會主動表達需求和進行簡單日常溝通交流。 為了滿足臨床治療需要及提高治療效果,2020年6月起,兒童康復中心所有治療師都進行箱庭療法的相關學習和培訓。從6月15日開始,兒童康復中心正式開展箱庭療法。
什么是箱庭療法 箱庭療法(Sandspiel,sand-play-technique)又稱沙盤療法或沙箱療法。指的是在治療者的陪伴下,來訪者從玩具架上自由挑選玩具,在盛有細沙的特制箱子里進行自我表現的一種心理療法。 箱庭療法恰恰就在于激活一個人無意識的東西,幫助人們把意識和無意識連接起來,這樣一來,人的創造力就煥發出極其強大的生命力。在箱庭治療的過程當中,一方面把我們難以言表的一些東西在無意識狀態下制作出來得以宣泄;同時也激活我們無意識當中的一些靈感、一些想法、一些創造力、一些療愈創傷的能力。
箱庭療法的起源 箱庭療法是在在歐洲發展起來的一種心理療法。1939年,受威爾斯“地板游戲”的啟示,英國倫敦的小兒科醫生勞恩菲爾德將收集的各式玩具模型放在箱子之中,讓孩子們在箱子中游玩。孩子們將這個箱子稱之為“神奇的箱子”,并將這一兒童心理治療方法命名為“世界技法”。 瑞士的精神分析學家考爾夫(D.Kalff)接受了勞恩菲爾德的指導,并和榮格(C.G.Jung)的分析心理學相結合,注重治療者與被治療者的信賴關系的確立,使用榮格的心像、象征理論的觀點去分析患者的作品,發展了這一技法。河合隼雄在瑞士的榮格研究所留學時跟考爾夫學習了這一技法,并介紹到日本。在日本,箱庭療法已被相當程度的肯定,已成為心理治療的主流之一。自范紅霞1997年在國內發表第一篇關于沙盤游戲的論文,這一技術逐步被引入我國,經過近10年的發展,沙盤游戲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的應用性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箱庭療法的作用機制 1.每個人的身體都有治愈創傷的能力,但是這個自我治愈創傷能力因各種原因,有的時候難以發揮應有的機制。有些創傷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一輩子都難治愈。在這一種情況下,箱庭療法就給我們治療心理創傷,提高治療能力,幫助我們解決終身難以修復的心理創傷起了很大的作用。 2.箱庭療法一定是在極其保護、極其自由下盡情的來釋放自己的內心。這里面說的保護,就是有箱庭室這樣一個獨立空間的保護,也有治療者極其包容、接納、關注的因素在內。這時候來訪者就會自由的、盡情的、隨心所欲的來宣泄、表達自己的想法。用沙具來擺出自己意識里面的和無意識里面的一些形象來。
3.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箱庭就是把用語言難以表達宣泄的東西通過意識和無意識的交織,用沙具有形化的表現出來。我們經常說有想不通、心理有壓抑、心里有疙瘩的時候,坐下來把它傾訴出來,說出來可能得到釋放!但是人往往有些東西是難以言傳的、是說不出來的。這個時候我們只有看到了沙具,我們一種無意識的東西就迫使我們用這些沙具做出一種自己用語言難以表達的情景來。 4.箱庭療法結合了分析心理學理論和東方哲學文化之精髓,它的精髓是“人文關懷、明心見性、以心傳心、無為而化”。箱庭療法可以成為心理咨詢的一個良好平臺,幫助來訪者在簡易而豐富的箱庭世界當中將個人心理沖突或矛盾通過箱庭制作有意無意地進行釋放和整理,使無意識意識化,整合自我,從而獲得心理問題的解決。
箱庭療法的應用對象及治療作用 箱庭療法能夠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心理疾病(如自閉癥、多動癥、情感障礙、選擇性緘默癥、抑郁癥、恐懼與焦慮、學習困難、閱讀障礙和言語障礙、攻擊行為、強迫癥、情緒問題、創傷后應激障礙等),并對人格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以及健康心理維護、個人成長等發揮積極作用。 箱庭療法有利于豐富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豐富其內心世界。通過對兒童前后系列箱庭作品對比,能洞察其內心世界逐漸生動、豐富、流暢的發展過程。進而進行合理化的干預和治療。 總之,箱庭的特質及特性所在就是——人的創造力往往是無窮的,而無窮的創造力的源泉不是存在于意識當中,而是存在于無意識當中。箱庭療法事實上也就是自我在箱庭世界里的一些釋放;自我在箱庭世界里面一些想法的滿足,自我在箱庭世界里面一些壓抑的解脫、自我在箱庭世界里面創造能力、無意識能力的極其放大。我們要重視箱庭療法!
生命活水醫療集團康復醫院 宣傳處 2020年6月14日
|